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化工學會立刻行動起來,統(tǒng)籌部署,全面動員,立足學會實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學會在學會官方渠道及各分支機構平臺,廣泛發(fā)出《中國化工學會致全體理事、會員的倡議書》,倡議化工會員單位中有關防控疫情急需用品的生產企業(yè)保障生產,盡快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倡議全體會員安全返工、科學防護;普及科學知識,加強輿論引導。
中國化工學會各分支機構、各理事單位及廣大會員積極開展防疫工作,在履行社會責任、抗擊疫情工作、保障物資供應、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役中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F特形成專報,展現中國化工學術、科技、產業(yè)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良好精神風貌。同時向廣大會員單位和會員征集相關典型報道,請將先進典型材料發(fā)至:王燕wangyan@ciesc.cn。
1.武漢石油菱角湖加油站女站長劉伊云:抵御疫情我?guī)ь^
劉伊云,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團委委員、武漢石油菱角湖加油站站長。曾獲得湖北石油“金牌女職工”“最美青工”等榮譽稱號。她所在的菱角湖加油站也先后榮獲全國“巾幗示范崗”、集團公司“文明服務示范窗口”、湖北石油“工人先鋒號”、“最安全加油站”榮譽稱號、銷售有限公司“易捷之光·百強門店”等榮譽稱號。
菱角湖加油站坐落在武漢市菱角湖公園旁,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爆發(fā)地的華南海鮮市場僅1.5公里,離武漢市指定收治確診病患的紅十字醫(yī)院800米,離省新華醫(yī)院直線距離500米,在此次疫情阻擊中被推到了最前沿陣地。而站長劉伊云和往常一樣,在這次武漢抗疫阻擊戰(zhàn)中,帶領站內黨團員們始終沖在最前面。
加油站作為服務窗口,每天要接待不少客戶。疫情爆發(fā)以來,劉伊云主動做家人的思想工作,24小時駐站工作,每隔3小時就對便利店、加油現場進行一次消毒,提醒員工更換口罩,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諾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確診的人數也在逐漸攀升,接轉病人120急救車進站加油次數越來越多,為了消除員工對急救車輛服務擔心傳染的恐懼心理,保障救護車輛用油,劉伊云帶頭為急救車輛服務,為員工做出表率。在劉伊云的帶動下,站內一批青年團員紛紛請愿、輪流堅守,站內員工思想統(tǒng)一,士氣高漲。
“98年抗洪,我們挺過來了;03年非典,我們挺過來了;08年雪災,我們也挺過來了。相信這次,在黨中央的帶領下,我們一定也能挺過去!對抗疫情,武漢加油!”帶領全站員工堅守崗位的劉伊云堅定的說。(來源:中國石化)
2.武漢石油蔡甸分公司黨委書記吳俊華:我是黨員必須在現場
新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月23日,武漢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蔡甸區(qū)仿照北京“小湯山”模式,10天建成了火神山醫(yī)院。與醫(yī)院一墻之隔的中國石化知音加油站臨危受命,成為火神山醫(yī)院抗疫車輛定點油品保供站。
吳俊華,中國石化銷售湖北武漢石油蔡甸分公司經理、黨委書記,知音加油站就在他的轄區(qū)。為了給火神山醫(yī)院建設項目部提供后勤保障,吳俊華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就知音加油站,幫助項目組在加油站旁空地搭建緊急指揮所,協調區(qū)政府迅速搭建臨時廁所,帶著黨團突擊隊員從封鎖區(qū)外徒步3公將一箱箱方便面、飲料往管制區(qū)內的加油站里搬,確保工人們能喝上熱水、吃上熱飯。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武漢市政府實施封城,這給員工防護物資運輸帶來極大的困難。吳俊華主動向公司提出將位于漢宜高服務區(qū)的高安加油站作為全省物資運輸的“中轉站”。52歲的吳俊華親自上陣搬運貨物,緊急為巴陵石化、湖南石油、長嶺煉化等兄弟單位中轉口罩等物資5萬余件物資,為市內加油站中轉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物資10萬余件。
醫(yī)院快建好了,知音站員工心理也起了很大變化,害怕離醫(yī)院太近,免費為救護車輛加油,被病毒感染。吳俊華又是率先帶頭,區(qū)分公司班子成員天天駐守在站里,挨個提醒檢查員工的防護措施,和站里員工一起堅守,以實際行動打消了員工們的顧慮。“我們不擔心,公司為我們配發(fā)了全套防護,吳經理他們每天都親自帶著突擊隊駐站值守,我們堅決完成保供任務。”該站站長李鄭軍堅定地說。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有著20多年黨齡的吳俊華,用他的默默堅守、帶頭行動,認真踐行著當初入黨的錚錚誓言。(來源:中國石化)
3.中石化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黨員涂飛:“武漢不能等!”
1月24日10時56分,中石化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漂粉精廠廠長涂飛,接到緊急指令:組織好270噸漂粉精消毒劑產品運往疫情嚴重的武漢,分發(fā)到指定的診治醫(yī)院和各防控點。此時,專業(yè)裝貨的外包人員已無法集合裝貨,大多員工也放假在家。涂飛立即組織召開緊急碰頭會,確定裝貨計劃和方案,向返回崗位的員工解釋,加班發(fā)貨是為了將消毒產品連夜送到武漢疫區(qū),“武漢不能等!”,說完便和擔任質檢員的愛人一起打頭陣,帶著大伙像上滿了發(fā)條一樣不停忙碌。17時30分,涂飛和大家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吃完年夜飯,迅速投入裝車工作,22時30分,載著漂粉精消毒劑的貨車駛向武漢。此時,聽到遠處傳來的鞭炮聲,涂飛看著微信運動的21227步,才想起今天是大年三十,自己和愛人都在現場,兒子獨自在家。
從年三十到2月10日,涂飛帶領著漂粉精廠的員工開足馬力,累計向全國122家單位發(fā)送漂粉精1055噸,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消毒劑的需求。(來源:中國石化)
4.江西石油南昌縣藍天加油站站長戴虎:加油員每天騎行30公里上班保供應
“站長,加油站現在加油的車子不多,我們忙得過來,你跟領導請個假,這幾天就不要來站里值班了。” “那怎么行!我是加油站站長,加油站的第一責任人!就算不忙,我也要確保加油站的設備設施安全運行?。?span lang="EN-US">”大年初三一早,戴虎回拒了同事的勸說,開始了每天往返近60公里的騎行生活。
戴虎今年46歲,是江西石油南昌縣藍天加油站的站長,在加油站干了16年。
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保護大家不被感染,南昌市近日對部分公交車線路進行了調整,藍天加油站所處316國道的途徑班車也停運了。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戴虎措手不及,他家住在南昌市內,離南昌縣藍天加油站有近30公里的路程,平日他都是乘坐公交車上下班。“這可怎么辦才好。”焦急萬分的戴虎試著聯系約車和順風車,可收到的答復都是“這個時候誰還敢亂跑,不要命了!”家人也勸阻他“你已經盡力了,就安心待在家里吧。”“這可不行,我們都向社會承諾了加油站不停業(yè),站里的同事都去上班了,我身為站長怎么能在家休息呢。”思前想后,戴虎在家里的儲藏室搬出了那輛許久未騎過的自行車,毅然決定騎自行車去上班。
1月27號一大早,天還未亮,戴虎就穿上了厚厚的藍色工裝,戴上口罩出發(fā)了。南昌的冬天寒風刺骨,這幾天低溫只有2度,可他愣是蹬了近2個小時到了加油站。當他滿頭大汗扶著自行車出現在站里時,把正在現場加油的加油員熊勇玲給驚呆了,他笑著對員工說:“我還是放心不下加油站!”
在中國石化,還有許許多多堅守在加油站一線的員工,他們選擇了疫情時期的堅守,因為只有保障加油站的安全正常運行,才能保障這特殊時期各類奮戰(zhàn)在“戰(zhàn)疫”前線的應急車輛的正常運行。(來源:中國石化)
5.中韓石化黨員張文浩:“一切都是值得的!”
“寶貝,爸爸上班去了,你在家里乖乖地……”
2月11日清晨7時許,張文浩吻吻女兒熟睡的小臉,再次邁出了家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身處武漢的中韓石化甩入旋渦,改變了石化人的生活軌跡。一場抗擊疫情保衛(wèi)戰(zhàn)打響,中韓石化生產不能停,該公司化工公用工程部供水裝置副經理、黨員張文浩站在了前線。
他本想趁春節(jié)假期休息好好陪一下家中未滿周歲的寶寶,疫情當前,他從1月25日大年初二開始,與裝置工藝員每日輪流到現場,與裝置操作人員共同作戰(zhàn)、抗擊疫情、保證生產。“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我們心里踏實了。”班組職工吃下了“定心丸”。
武漢封城交通關閉,到外地過年的員工無法按時回到崗位,加之部分人員身體不適,生產人員告急。張文浩根據生產實際,制定個性化臨時巡檢辦法,重新分配每班次生產任務;每日認真檢查裝置人員防疫工作的同時,未雨綢繆,針對人員集中易造成交叉感染,他請示上級領導后將供水裝置主操撤出中控室,分工業(yè)水和循環(huán)水兩個操作系統(tǒng)安排人員,限制人員在崗位流動,規(guī)定了一間操作室內不得超過三人同時在場,確保人員和生產運行安全。
特殊時期,美有豪言壯語,只需要一路逆行的決心勇氣。
春節(jié)長假前,盡管對裝置生產所需的三劑有所準備,但疫情切斷了運輸線,無法按計劃補充三劑。原定2月1日到的藥劑延后到2月5日到廠,且無法補充到藥劑池內滿足生產。張文浩不等不靠,組織裝置技術人員趕到現場,迅速協調準備氣動泵、打通新增流程管線、管件等,連續(xù)奮戰(zhàn)數小時,將藥劑轉運至藥劑池內,確保了生產的需要。這也是自2011年凈水場投用后,首次成功完成非槽罐車配送藥劑任務。
“這么多天都沒好好陪家人,心里真有點過意不去,但這是我的職責,一切都是值得的!”(來源:中國石化)
6.中韓石化黨員毛以俊:有一種愛叫守護
“每天堅持上班難道你不怕嗎?”“怕,怎么不怕,可我更怕職工和安全生產出差錯??!”
2月11日,已是毛以俊堅守抗疫一線的第15天。面對家人和同事的關心,他淡然一笑。
鼠年春節(jié),格外不尋常。武漢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肩負華中地區(qū)市場保供的中韓石化人,毅然選擇逆流而上。身為該公司電儀中心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的毛以俊,面對中心主任自1月5日即生病住院以及兩位領導干部離漢后無法返回的困境,毫不猶豫地堅守崗位,把職工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抓好電儀中心安全生產工作。
為減輕職工對疫情傳播的恐懼心理及壓力,他自春節(jié)放假以來,每天深入一線班組,及時掌握職工思想狀態(tài)以及身體健康情況,及時解決職工反映的問題。“有毛書記陪我們,我們啥都不怕。”職工都這么說。
疫情當前,使命同在。
毛以俊每天深入班組,檢查職工測溫及消毒等防護措施落實情況。為降低上班期間可能出現的交叉感染風險,制定優(yōu)化交接班、分散巡檢、采取1-2人輪換就餐并加強就餐前后的消毒工作、加強休息場所消毒、杜絕人員聚集等六項措施,讓職工在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下安心的工作,至今操作人員未出現一名病毒感染者。
每天一大早,趕到單位的他帶頭深入現場巡檢,對巡檢發(fā)現以及生產出現的異常問題及時組織處理,確保了中心安全平穩(wěn)生產。
“在抗疫的關鍵時刻,每個黨員干部都責無旁貸,職工和生產安穩(wěn)無恙,我們才安心。”毛以俊的臉龐顯得憔悴,但雙眼仍炯炯有神。(來源:中國石化)
7.中國石化銷售華中區(qū)域調控中心:青年突擊隊保障疫區(qū)用油
2月1日清晨八點,新鮮的陽光透過銷售華中調控中心大廳的玻璃,灑在一群年輕的調度員的臉上。他們的臉上滿是熬了12個小時班的疲累,但看到前來接班的同事,他們立即強打起精神:“昨天晚上,四省管線都按計劃運行,沒有發(fā)生異常情況,站場設備情況需要跟進,大廳消毒完之后要提醒各站場、各油庫做好防疫措施,今天的操作是......”
再累也不能讓同事擔心,這是他們的一點“小心思”。
“好的,你們快回去好好休息。大家一起加油!”
這是武漢封城后的第10天,城市里沒有了川流不息的車輛,沒有了“擁擠”的人群,沒有了香氣四溢的熱干面......可防疫一線的醫(yī)生、解放軍、警察,還有中國石化這群可愛的保供隊伍——銷售華中區(qū)域調控中心的團員青年們……這些最美的“堅守者”們,甚至“逆行者”,都在盡力為武漢的“康復”而努力。
脫下藍色工服,他們都是90后的孩子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中國石化銷售華中調控中心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區(qū)域調控中心青年突擊隊的10名團員青年擔起了轄區(qū)內近3000公里管線、32座站場、5座油庫油品的調撥重任。為保障疫區(qū)生命用油的充足供應,他們迎難而上!人員不夠就延長工作時間,由每人8小時一班改為12小時甚至24小時一班。同班組有同事病了,就由班組剩下的人來調控片區(qū)的管輸任務。至今,中心未發(fā)生一起管輸安全事故,有力執(zhí)行了應急預案,確保了每一批次的油品保質保量輸送到位!他們用實際行動訴說著石化精神,用青春無悔凝聚起團組織的力量,用無私奉獻擔當起社會責任!
穿上藍色工服,他們是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堅守者,但是,脫下工服的他們,不過是一群90后的孩子,每天來往于家和位于引發(fā)此次疫情爆發(fā)的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距離不到1公里的辦公大樓內。面對父母親友的擔心,他們總是輕描淡寫地對說:“沒事的,不要擔心!”面對日夜顛倒的勞累,他們也只在微信里對擔心的朋友說一聲:“我沒事,這是我們的責任。”
1991年的值班長車義園:我是團員,這個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
在1月24日的微博日記中,她這樣寫道:“不知道我們需要再堅持多久,12小時、24小時連軸轉真的好累,但是還得保障華中地區(qū)的油品供應,不能讓大家因為加不到油而恐慌,這是我們的責任。”
1月23日全天連續(xù)值班24小時,之后每天值班12小時無休,但是她說: “我是團員,這個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這個時期,她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不是朋友眼里的小“車車”,而是調控中心生產保供一線的團員戰(zhàn)士。
“今天37.1度,還行。”她沒有讓擔心自己的父母來武漢,因為高強度的上班,身體出現不適,咳嗽、流鼻涕,但遠離家鄉(xiāng)、遠離家人,她只能在宿舍自己照顧自己,恢復之后又立馬投入到工作中去,在這個90后小姑娘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團員的堅毅、樂觀、勇敢和擔當。
1991年的值班長陳小飛:舍小家,為大家
大年初三,武漢下起了雨,室內公共交通都停了,公司處在疫情較重的地區(qū),也打不著車,為了能及時交接班,他依依不舍地看著孩子,早早地出門,打著傘,騎著自行車去上班。他是調度值班長,也是新手奶爸,這個新年,他舍棄了陪伴家人、孩子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調控中心這個疫情特殊時期的管輸調運工作中,他說“舍小家,為大家,很多同事都在非武漢地區(qū),回不來,我在本地的當然要站出來值班。”
1月25日、26日8:30至20:30,在班組只有3名調度員的情況下,完成操作及監(jiān)護華中四省市管道共18個操作,疫情發(fā)生后,他已經連續(xù)值班16天。然而,身體上的疲倦沒有打敗精神上的堅持,“精心完成每一個操作,嚴密監(jiān)護好每一條管道”仍是他不變的工作信念。
1992年的調度員余昂:逆行,馬上回武漢,與兄弟們一起戰(zhàn)斗!
“希望能夠趕回武漢的同事盡快回,家里的兄弟姐妹已經很辛苦了。”大年初一,還在休假期間的他,看到了部門領導發(fā)在工作群里的消息。看著電視里疫情愈加嚴重以及封城的新聞,想到留漢的就那幾個同事,其中還有因連續(xù)倒班而引發(fā)身體不適的,他下定主意:逆行,馬上回武漢,與兄弟們一起戰(zhàn)斗!
回武漢的路上,上下高速都得接受盤查,檢查的警察問他:“這個時間怎么還回來上班?”他說:“你們在一線,而我們是同樣重要的后勤,保障救護車,建造火神山醫(yī)院的工程車,以及各地物資車所需的成品油供應。”就這樣,他提前回到了崗位,與同事們一起抗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1993年的調度員李想:這是我堅守崗位的痕跡,是我的口罩Fashion
“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是疫情防控期間每一名值班調度員都要做的,而作為一名團員,我更應該以身作則。”為了保護自身、同事、家人們的安全,哪怕是在室內,在公司調控大廳,也要堅持戴口罩。
因為值班十幾個小時都戴著口罩,操作過程中還要不停給各個站場打調度電話,提醒現場監(jiān)護到位,口罩邊緣處已經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下巴甚至開始過敏、破皮,但是這個樂天派女孩卻說:“這是我堅守崗位的痕跡,是我的口罩Fashion。”
我們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這樣的疫情,但既然遇到了就必須坦然面對,我們堅守是為了家人和同事們的平安,我們付出是為了民族盡快度過難關,每位同志都做了最壞的打算,做了長期堅守的準備。這是銷售華中調度員,團員堅守在崗的第一天、第二天......第N天,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發(fā)生......
怪不得不少網友點贊道:“這幫90后石化伢,精神!” (來源:中國石化)
8.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入黨積極分子陳剛:履職盡責接受考驗
“喂,陳部長,我們馬上換班了,新口罩到了嗎?”“我已到門外了,已經把口罩帶來了。”這是春節(jié)期間研究院生產一線職工與安全環(huán)保部部長陳剛的電話對話。陳剛是該院黨組織重點培養(yǎng)的入黨積極分子,自從被定為院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聯系人后,陳剛的春節(jié)假期就提前結束了。
盡職盡責耐心細致
陳剛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安全環(huán)保相關工作,出于高度的職業(yè)敏感,在從媒體上獲悉武漢暴發(fā)疫情后,他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1月21日,他就主動開始提醒相關單位、部門的負責人,注意了解關注近期到武漢出差回來職工的身邊狀況,并在石化通上開始宣傳新冠病毒防疫的相關知識。在被安排負責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總定時向公司匯報后,他立即展開了嚴密細致的排查工作。
研究院知識分子占比非常高,大部分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yè)生,不少員工請假返鄉(xiāng)過節(jié),給人員動態(tài)排查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陳剛沒有畏難,每天組織各單位排查本單位人員離寧、返寧、身體狀況等信息,并對所有離寧人員逐一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2月3日后,針對人員的不同情形,按照上級的規(guī)定對117名返寧員工逐一落實居家隔離及返崗時間,對有疫源地接觸史或疑似接觸史的人員給出隔離要求。做到了無遺漏,無差錯。
相信科學實踐指導
由于應急防控物資緊張,為了節(jié)約口罩使用,陳剛倡導對口罩使用酒精消毒來延長使用壽命。但是網上流傳一些酒精消毒會使口罩失去防護功能的視頻讓職工認為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口罩。為了證實視頻的真實性,陳剛利用自己丟棄的一個口罩,重現視頻中的試驗,發(fā)現用口罩打開盛水,水不會漏出,往口罩上噴灑酒精后,再次盛水,口罩便不能存水,與網上流傳的視頻一致。但是他深入思考,繼續(xù)試驗,把酒精消毒后的口罩放在空調下面吹干,再用這個口罩盛水,又可以水不漏出了。通過試驗得出結論:噴撒酒精消毒后的口罩不能立即使用,但經過合理的干燥后,還是可以繼續(xù)使用的。
堅守信念堅定信心
春節(jié)前夕,陳剛岳父在上海剛剛做完心臟瓣膜更換手術,原本計劃在岳父家里陪伴過完整個春節(jié),并在2月初帶岳父去上海復查和拆線。但是隨著疫情的升級,他敏銳的感覺到此時單位才是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必須盡快回到崗位組織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他迅速安排好一切家務事,在年初二趕回南京,在確認自己沒有任何感染風險后,果斷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陳剛在組織各單位開展人員動態(tài)排查的同時,還積極協調防控應急物資的采購與調撥,力保生產裝置一線職工以及防控第一道關口門衛(wèi)防控物資的充足供應。線上線下,通過發(fā)布健康提示、普及防控知識,增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在出現不實信息和炒作報道時,及時進行正面輿情引導,消除員工恐慌情緒。
看到應急物資緊張的形勢,陳剛身為領導干部,一是積極發(fā)動一切可能的資源,積極尋找物資采購途徑,及時緩解形勢;二是帶頭節(jié)約應急物資,將一個口罩通過反復消毒使用13天,以實際行動做表率;三是深入一線,指導崗位員工,特別是重粉塵崗位員工如何正確佩戴防護口罩、防塵呼吸器,及時收集一線員工的反饋信息,為應急物資采購計劃提報提供依據;四是堅持每天統(tǒng)計各項防控數據,及時向公司安環(huán)處、大廠街道、葛塘街道報告。
“這次疫情雖來勢兇猛,但終將會被我們戰(zhàn)勝。”陳剛堅信,黨和中央政府是有決心、有能力戰(zhàn)勝疫情的。他說:“無論是之前的非典還是后來的禽流感,每一次疫情不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成功被擊敗了嗎,因此我們要充分相信和理解黨中央的政策和決定。”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他堅信只要緊跟黨走,堅持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取得突破,就一定能夠贏下此次阻擊戰(zhàn)的勝利。
秘書處辦公室地點:北京東四西大街46號(中國金屬學會)
電話:010-65260492 ? 010-65133925 ? 郵箱:amac@csm.org.cn
備案號:京ICP備06036139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