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官網發(fā)布了《關于發(fā)布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材料冶金領域中——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定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定為材料領域優(yōu)秀類實驗室;
來自中南大學的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的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定為材料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來自東北大學的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則被列為工程領域整改類實驗室。
通知稱,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guī)則》,2018年,科技部委托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分別對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經研究,現將評估結果予以發(fā)布。
其中,工程領域的11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5個實驗室為優(yōu)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程領域的29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13個實驗室為良好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程領域的3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3個實驗室為整改類國家重點實驗室。下一步,將按照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工作部署,開展優(yōu)化整合工作。
詳細評估結果如下:
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
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工程領域
↓↓↓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依托單位 |
主管部門 |
|
優(yōu)秀類實驗室 |
||||
1 |
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 |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教育部 |
|
3 |
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
天津大學 |
教育部 |
|
4 |
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5 |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6 |
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7 |
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8 |
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
9 |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京理工大學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
10 |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11 |
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
|
良好類實驗室 |
||||
12 |
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
|
13 |
電力系統及大型發(fā)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14 |
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15 |
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同濟大學 |
教育部 |
|
16 |
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17 |
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18 |
高性能復雜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南大學 |
教育部 |
|
19 |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20 |
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1 |
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天津大學 |
教育部 |
|
22 |
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中科院 |
|
23 |
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
24 |
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25 |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武漢大學 |
教育部 |
|
26 |
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27 |
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大連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
28 |
汽車安全與節(jié)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
29 |
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礦業(yè)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教育部 |
|
30 |
水力學與山區(qū)河流開發(f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
四川大學 |
教育部 |
|
31 |
工業(yè)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
大連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
32 |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 |
|
33 |
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育部 |
|
34 |
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吉林大學 |
教育部 |
|
35 |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
36 |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
37 |
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
38 |
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
湖南大學 |
教育部 |
|
39 |
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
40 |
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重慶大學 |
教育部 |
|
整改類實驗室 |
||||
41 |
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
東北大學 |
教育部 |
|
42 |
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重慶大學 |
教育部 |
|
43 |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重慶大學 |
教育部 |
|
材料領域
↓↓↓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依托單位 |
主管部門 |
優(yōu)秀類實驗室 |
|||
1 |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武漢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2 |
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 |
3 |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
東華大學 |
教育部 |
4 |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5 |
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良好類實驗室 |
|||
6 |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南大學 |
教育部 |
7 |
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吉林大學 |
教育部 |
8 |
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
9 |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中科院 |
10 |
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11 |
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育部 |
12 |
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 |
13 |
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14 |
高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
四川大學 |
教育部 |
15 |
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16 |
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燕山大學 |
河北省科技廳 |
17 |
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18 |
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中科院 |
整改類實驗室 |
|||
19 |
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武漢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20 |
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21 |
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山東大學 |
教育部 |
來源:中國冶金報社
秘書處辦公室地點:北京東四西大街46號(中國金屬學會)
電話:010-65260492 ? 010-65133925 ? 郵箱:amac@csm.org.cn
備案號:京ICP備06036139號-10